2021年是中国传统生肖“牛”年,对于牛,我们都不陌生。
在殷商甲骨文“犁”字的字形中,就如牛牵引着犁头启土之形,所以在农耕社会,牛耕地垦田、拉犁劳作,扮演着重要的角色,成为理想化的神性动物。
人们敬重牛,崇拜牛,因为它勤劳本分、它善良忠诚、它健壮勇猛、它憨厚宽容、它默默奉献、它忍辱负重、它象征着不屈、它代表着无私。
于是,牛成了财富的象征,祭祀的供品,镇水的神灵,甚至古代氏族的图腾。牛的形象被塑造成各种艺术品,有些具体,有些抽象,有些憨厚可爱,有些健硕勇猛,有些神秘威严,有些闲适慵懒。牛的名字被描写进各种诗歌成语,有的写其勤勉,有的赞其无私,有的怜其劳苦,有的慕其悠游,有的畏其凶悍,有的爱其憨傻。牛的传奇被编排在各种故事当中,或是力大无穷,或是顽固执拗,或是勇敢坚强,或是老实木讷,或是助人得道,或是促成佳偶。
鲁迅曾用“俯首甘为孺子牛”来表达自己对人民的同情和关爱,还表达了甘愿为劳动人民做牛马的无悔奉献精神。牛的故事,大家了解多少呢?
下面几个小故事一起分享。
故事一:牛是麒麟变的
很早以前,牛本是玉帝女儿乘骑的麒麟。
它常到凡间偷吃人们的庄稼。有一次把大片的庄稼吃完了,农民打它时,它还抵人、咬人。它的牙齿锋利,把人咬烂了,尝着人的肉鲜美,就不吃庄稼了,专门吃人。
有一天,一个农民正在挖地,麒麟驾云从天上下来,嘴里喷出大雾,笼罩大地,大声吼着来吃这个农民。这个农民胆量很大,拿着一把铁叉,一面抵挡,一面大喊:“救命!”周围挖地的农民听见了都来相助,它吃不了农民,气得吼声更大,震动了天宫。
天兵报告玉帝,玉帝带着天兵天将前来查看,见它张着大嘴要吃农民,玉帝喝令一声:“大胆畜生,竟敢吃人!”麒麟急忙跪下请罪,玉帝一脚踢掉它的上牙,罚它一生不能吃肉,并命天将用刀砍破它的蹄子,把筷子削尖从鼻孔穿个窟窿,给锁了个鼻圈,叫农民牵上去拉犁。
它有了鼻圈,一拉就疼,蹄子割成两半了一册也疼,从此就乖乖地成为给人拉犁的牛了。
故事二:牛神受罚
据说天地初分之时,牛是天上管草籽的神,叫牛神。
有一天,牛神来到仓库,看见仓库里的草籽东一箩,西一筐的,乱糟糟的散在地上,仓库里连个落脚的地方都没有。他想收拾下仓库,谁知道,他收拾草籽的时候不小心碰撒了一筐,筐里的草籽纷纷的散落到人间来。
结果,人间的地里到处长满了杂草。粮田里杂草丛生,粮食欠收,饿死了很多老百姓,地上荒野漫漫,白骨成堆,非常凄惨。
玉皇大帝不知道为什么世间会变成这样,就派一个天神去查访。
这个天神到人间一查,发现是牛神把草籽弄到人间去的,就回去向玉皇大帝一一禀报了。玉皇大帝大发雷霆,就把牛神贬到人间去专为人们耕田,拉车,还罚他不能吃肉,每天要吃两担草,以戴罪立功。
牛神觉得自己并不是故意要把草籽弄下去的,对玉皇大帝的责罚感到很委屈,不想到人间去受苦,但又不敢抗旨。
牛神在天窗边上犹犹豫豫,玉皇大帝等不及了,就让两个小神一巴掌把他打出去了,牛神一不留神,脑袋先着地,把门牙给磕没了,所以到现在牛也没有上牙。
牛神来到人间后,因为玉帝罚他一天要吃两担草。他心想:“再怎么吃一天也吃不了两担草呀,但完不成任务又怕玉帝再罚他。
太白金星就给他想了个办法:“你白天先把草吞下去,到了晚上再吐出来咀嚼。”牛神别无他法,只好照办。所以,到现在,牛吃草还要反刍。
故事三:十二生肖牛的故事
传说,玉帝要选择十二生肖来担任宫廷侍卫,并公告天下,让所有的动物参与选拔,在规定的某一天,最先到达天宫的选为十二生肖。规定的这一天来了,老牛早早出发,跋山涉水,来到了天宫,本以为自己会排第一,谁知这个时候,一只老鼠从它身上跳下来,跑在了老牛的前面,率先到达了天宫,于是玉帝把老鼠排在了生肖的第一位,老牛就这样位居第二。据说老鼠是藏在了老牛的耳朵里,等快到天宫之时,冲出来获取了第一,老牛才变成了第二。
关于“牛”的生肖来源众说纷纭,一个个神秘的传说、一个个诙谐的故事,都是我们对古时的追溯、对新年的祈愿。你还知道哪些关于“牛”的生肖传说呢?